萬華《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是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艋舺)的「觀音寺」。清治時期臺北城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近代成為外國旅客觀光景點,今建築列為國定古蹟。
《西門町》
《西門町》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是年輕人和國際觀光客很喜歡前往並且具有國際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商圈,也是「台北」非常繁榮熱鬧的國際化商圈,《西門町》也是流行文化的重要商圈,更是「台北市」第一條指標性的徒步區以及電影街。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行天宮、萬華龍山寺 (2014.02.02.)
《行天宮》
《行天宮》,或稱「恩主公廟」,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又稱「臺北關帝廟」,主祀「關聖帝君」,是臺灣知名的「關帝廟」,由經營煤礦事業有成的黃玄空道長所建設而成。《行天宮》另有兩座分宮,位於臺北市北投區「忠義行天宮」及新北市三峽區「白雞行修宮」。《行天宮》廟門用108顆門釘代表108位神靈,即象徵36天罡星、72地煞星。
萬華《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是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艋舺)的「觀音寺」。清治時期臺北城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近代成為外國旅客觀光景點,今建築列為國定古蹟。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行天宮》,或稱「恩主公廟」,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又稱「臺北關帝廟」,主祀「關聖帝君」,是臺灣知名的「關帝廟」,由經營煤礦事業有成的黃玄空道長所建設而成。《行天宮》另有兩座分宮,位於臺北市北投區「忠義行天宮」及新北市三峽區「白雞行修宮」。《行天宮》廟門用108顆門釘代表108位神靈,即象徵36天罡星、72地煞星。
萬華《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是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艋舺)的「觀音寺」。清治時期臺北城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近代成為外國旅客觀光景點,今建築列為國定古蹟。
萬華「剝皮寮」 |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新年走春行 (景美仙跡岩、萬華龍山寺) (2013.02.16.)
《景美仙跡岩》
〈景美仙跡岩〉麥田山莊登山口附近 (八重櫻) |
〈景美仙跡岩〉麥田山莊登山口附近 (八重櫻) |
〈景美仙跡岩〉麥田山莊登山口附近 (八重櫻) |
景美仙跡岩步道 |
景美仙跡岩步道 |
景美仙跡岩步道 |
土地公廟與有應公 |
景美興隆公園 (八重櫻) |
景美興隆公園 (八重櫻) |
景美興隆公園 (八重櫻) |
景美興隆公園 (八重櫻) |
景美興隆公園 (八重櫻) |
《萬華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 (注意到了嗎?過年期間有開啟中門) |
萬華剝皮寮 |
萬華剝皮寮 |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景美【開道碑】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中埔山、福州山 (2013.01.20.)
《中埔山、福州山》
臺北市的郊山有所謂的「北劍潭、南中埔」之說;『中埔山』又名「十五份後山」,〈十五份〉為景美地區的舊地名,約當今日景美興隆路二、三段與辛亥路交叉區域,也就是昔日的〈興福庄〉範圍,〈興福庄〉因由十五戶共同開墾,所以又稱〔十五份庄〕;以前的「萬新鐵路」也有一個〔十五份站〕(萬華到新店鐵路,民國54年停駛拆除),〔十五份火車站〕後來改稱「萬隆火車站」,車站位於羅斯福路與萬隆街口一帶,目前新店線捷運,在附近設有「捷運萬隆站」。
可是〈十五份〉明明在中埔山後面,為何『中埔山』反而叫「十五份後山」呢?因為昔日先民開墾是由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搭船進入〈十五份〉庄;而『中埔山』位於〔十五份庄〕之後,故名「十五份後山」。
※ 想進一步了解景美地名演變請按此連結 → 「梘尾 → 景尾 → 景美」
《龍山寺》前「艋舺公園」的噴水秀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臺北大縱走】
◎ 《台北天際線》
◎ 『三角點』~淺釋
◎ 日治時期的【地籍三角點】與【陸測三角點】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景美【開道碑】
臺北市的郊山有所謂的「北劍潭、南中埔」之說;『中埔山』又名「十五份後山」,〈十五份〉為景美地區的舊地名,約當今日景美興隆路二、三段與辛亥路交叉區域,也就是昔日的〈興福庄〉範圍,〈興福庄〉因由十五戶共同開墾,所以又稱〔十五份庄〕;以前的「萬新鐵路」也有一個〔十五份站〕(萬華到新店鐵路,民國54年停駛拆除),〔十五份火車站〕後來改稱「萬隆火車站」,車站位於羅斯福路與萬隆街口一帶,目前新店線捷運,在附近設有「捷運萬隆站」。
可是〈十五份〉明明在中埔山後面,為何『中埔山』反而叫「十五份後山」呢?因為昔日先民開墾是由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搭船進入〈十五份〉庄;而『中埔山』位於〔十五份庄〕之後,故名「十五份後山」。
※ 想進一步了解景美地名演變請按此連結 → 「梘尾 → 景尾 → 景美」
中埔山步道 |
中埔山步道 |
中埔山步道 |
中埔山三角點 |
中埔山東峰看福州山 |
雲霧飄緲中的觀音山 |
中埔山通往福州山步道旁涼亭 |
中埔山步道看101大樓與國道三號~台北聯絡道 |
步道旁的楓紅 |
楓紅 |
楓紅 |
福州山林相 |
楓香沒有很紅,否則應該會更美! |
福州山的林相,這一區冬季都會落葉的 |
福州山另一側登山步道,通往臥龍街登山口 |
福州山頂周邊 |
福州山眺望101 |
福州山觀景平台眺望101 |
福州山公園運動場 |
福州山看市區景觀 |
楓葉殘紅 |
《龍山寺》前「艋舺公園」的噴水秀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臺北大縱走】
◎ 《台北天際線》
◎ 『三角點』~淺釋
◎ 日治時期的【地籍三角點】與【陸測三角點】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景美【開道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