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真的輕鬆,一次可以造訪~《台北市親山步道》的「1號、2號」兩條親山步道。
《行程》
捷運忠義站 → 忠義行天宮 → 忠義山 → 嗄嘮別山 → 北藝大(休息午餐) → 捷運關渡站。
![]()  | 
| 忠義〔行天宮〕出發前合照 | 
![]()  | 
| 忠義〔行天宮〕出發前合照 (侯哥拍攝分享) | 
![]()  | 
| 忠義〔行天宮〕前庭 (比起台北〔行天宮〕,這裡〝漂亮〞多了!) | 
![]()  | 
| 忠義行天宮中殿(莊嚴肅穆) | 
![]()  | 
| 忠義行天宮後殿 (于右任的題字) | 
![]()  | 
| 忠義山步道登山口 | 
![]()  | 
| 忠義山步道行天宮後方登山口座標石碑 | 
![]()  | 
| 忠義山步道 | 
![]()  | 
| 忠義山步道 (雨來了...大家撐起傘) | 
![]()  | 
| 忠義山~海拔225公尺,台北市三角點編號12號 | 
![]()  | 
| 忠義山~海拔225公尺,台北市三角點編號12號 (侯哥拍攝分享) | 
![]()  | 
| 《台北市親山步道》編號「2號」忠義山親山步道打印台 | 
![]()  | 
| 《台北市親山步道》編號「2號」忠義山親山步道打印台 | 
![]()  | 
| 《台北市親山步道》編號「2號」忠義山親山步道打印台 | 
| [資料照片]~以前的打印台真的是打鋼印 (忠義山) ※ 真正打鋼印的打印台,因有人操作不慎受傷,全面拆除打印台改為〔拓印〕!  | 
| 忠義山頂大草坪 | 
| 嗄嘮別山~海拔233公尺,三等三角點1102號 | 
![]()  | 
| 嗄嘮別山~海拔233公尺,三等三角點1102號 | 
![]()  | 
| 嗄嘮別山~海拔233公尺,三等三角點1102號 (侯哥拍攝分享) | 
![]()  | 
| 嗄嘮別山~海拔233公尺,三等三角點1102號 (侯哥拍攝分享) | 
![]()  | 
| 嗄嘮別山~海拔233公尺,三等三角點1102號 (侯哥拍攝分享) | 
![]()  | 
| 嗄嘮別山~海拔233公尺,三等三角點1102號 (侯哥拍攝分享) | 
![]()  | 
| 嗄嘮別山~海拔233公尺,又名「忠義山」、「小八里坌山」 (注意:第一個字是『嗄』,不是「嘎」~牌子寫錯了!)  | 
![]()  | 
| 嗄~依上網查詢,應唸「ㄕㄚˋ」或「ㄚˊ 」(大家做參考!) | 
【嗄嘮別範圍 】
【嗄嘮別】,是臺北市北投區的一個地名,含今智仁、文化、豐年、稻香、桃源、一德、關渡等里。
地處大屯山南麓及忠義山、關渡山東麓,其名為凱格達蘭平埔族社名。地名原點大約位在今桃源國小南方至捷運線一帶。其以牛磨坑溪與北投為界,清代以東為漢人處,以西則為平埔族人。由溪頭至溪尾皆為番社,分別為頂社、中社、下社。因此牛磨坑溪又有番仔溝之稱。頂社,又稱三層崎,址位今貴子坑休閒活動區,水咚咚瀑布附近。中社,指今智仁里及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北面一帶。下社,址位今豐年里和平路二段以西捷運線兩側,居民以何、潘兩姓為主。
【以上資料來源: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嗄嘮別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嗄嘮別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嗄嘮別庄」,隸屬於「芝蘭二堡」。該庄北與「小八里坌庄」、「小坪頂庄」為鄰,東與「頂北投庄」、「北投庄」為鄰,南邊隔〈基隆河〉與「中洲埔庄」為界,西邊隔〈淡水河〉與「成仔藔庄」、「大八里坌庄」為界。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臺北廳,編入第十三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十三區改名「北投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並改名為「嗄嘮別」大字,隸屬於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大字下有「嗄嘮別」、「關渡」小字名。1940年北投庄升格為「北投街」。
光復後「北投街」改制為〔北投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49年,〔北投鎮〕與〔士林鎮〕一併改隸屬新成立的『草山管理局』。1950年隨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草山管理局』亦改名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仍隸屬之。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北投鎮〕併入成為「北投區」。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嗄嘮別地區】仍屬「北投區」。
【以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 
| 忠義山頂的高壓電塔 (無電纜) | 
![]()  | 
| 往忠義山(楓丹白露)的登山口 | 
![]()  | 
| 忠義山楓丹白露登山口 | 
![]()  | 
| 忠義山楓丹白露登山口座標石碑 | 
![]()  | 
| 忠義山楓丹白露登山口合照 | 
![]()  | 
| 忠義山楓丹白露登山口合照 (侯哥拍攝分享) | 
![]()  | 
| 忠義山步道往關渡指標 | 
![]()  | 
| 關渡親山步道拓碑 | 
![]()  | 
| 《台北市親山步道》編號「1號」關渡親山步道打印台 | 
![]()  | 
| 北藝大~「雕塑公園」 | 
![]()  | 
| 北藝大~荒山劇場 | 
![]()  | 
| 北藝大圖書館前的天空 | 
![]()  | 
| 關渡美術館 | 
![]()  | 
| 北藝大校舍 | 
![]()  | 
| 北藝大的〈反送中〉海報 | 
![]()  | 
| 北藝大裝置藝術 (侯哥拍攝分享) | 
![]()  | 
| 北藝大裝置藝術 | 
![]()  | 
| 北藝大裝置藝術 | 
![]()  | 
| 這個裝置藝術也太特別了! | 
![]()  | 
| 北藝大(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舊稱『國立藝術學院』,在大門口碑石後側。 | 
![]()  | 
| 全程軌跡圖(紫色為行進軌跡) (紅色虛線為步道) App: 歐樂斯地圖(Oruxmaps) 離線地圖: 台灣登山地圖(魯地圖Taiwan TOPO)  | 
![]()  | 
| 我的行程數據 (僅供參考!) 我共走了5.50公里,耗時4小時14分鐘(含休息午餐)  | 
![]()  | 
| 行程高度變化 |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忠義山-嗄嘮別山-北藝大》~(照片以投影片播放)
【忠義山的補充說明】
一般山友所說的『忠義山』就是指海拔233公尺,三等三角點1102號的『嗄嘮別山』,又名「小八里坌山」,因為在山下建了〔行天宮〕(忠義廟),所以改稱『忠義山』,登山地圖(魯地圖)中的『忠義山』就是指此山。
後來也有山友將海拔225公尺,位於忠義山步道打印台下方約3米處的台北市三角點12號處,稱為『忠義山』。
![]()  | 
| 『嗄嘮別山』因位於〈嗄嘮別庄〉與〈小八里坌庄〉而得名,又名「小八里坌山」。 | 
![]()  | 
| 民國68年出版的 〈北郊群山導遊〉 就是將「嗄嘮別山」稱為『忠義山』 |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台北市親山步道》
◎ 【臺北大縱走】
◎ 『三角點』~淺釋
◎ 日治時期的【地籍三角點】與【陸測三角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