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景美』地名的演變之前,先談談《溪仔口渡船頭》;因為《溪仔口渡船頭》的船運之便,對於『景美』地區的開發,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溪仔口渡船頭》
依據《文山區志》紀載,「溪仔口」這塊地方的位置正是秀朗溪(今新店溪)與霧裡薛溪(今景美溪)交匯處的東岸。建設時間則約於1735年(清乾隆初年),由安溪積德鄉人高有禹、高志朗、高鍾涉、林嘉念、林嘉興、安溪歸善鄉人鄧士安等人所開闢。
《溪仔口渡船頭》老照片介紹 |
景美第一座廟宇~萬慶岩清水祖師廟 |
遺憾的是,「溪仔口」一帶後來遭遇泥沙淤積的困境,因此到了1820年代便開始沒落。景美的商業聚集地也隨之轉移陣地,改到了景美溪較上游處、靠近景美市街的「梘腳潭渡船頭」。
溪仔口~新店溪與景美溪匯流處 |
1904年台灣堡圖中的「溪仔口」渡船頭,地圖溪中還畫有小舟圖案 |
溪仔口約在台北市自行車道,由景美溪轉為新店溪右岸的0KM處 |
仔細探尋,會發現這個名字轉化為「溪口」,然後悄悄地生根在這裡。這裡有名為〔溪口街〕的街道、有以「溪口」為名的〔溪口國小〕。最值得一提的是景美的最高山,正式名稱叫做『溪子口山』又稱「景美山」 。
景美地區最高峰~溪子口山,海拔142公尺,二等三角點1043號 又稱景美山,台北市唯二的二等三角點之一(另一為:劍潭山) |
清乾隆年間,景美地區僅有「萬盛庄」與「興福庄」兩大庄。
〈萬盛庄〉
台灣清治末期,萬盛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萬盛庄」,隸屬於文山堡。該庄北與林口庄、頂內埔庄為鄰,東與興福庄為鄰,東南邊為內湖庄,南邊隔景美溪及昔日新店溪分流(現已淤積)與大坪林庄為界,西邊隔新店溪主流與秀朗庄為界。範圍約包含舊地名「溪子口」、「景尾」、「三塊厝」、「番婆厝」、「挖內」、「頂公館」、「公館」、「溪洲」等地。
〈興福庄〉
漢人進入此地區以前,已有平埔族霧裡薛社原住民在此活動。台灣清治時期,興福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興福庄」,隸屬於文山堡。該庄北與頂內埔庄、下內埔庄、六張犁庄為鄰,東與陂內坑庄為鄰,南邊為內湖庄,西邊為萬盛庄。興福庄得名自最初的開墾者蘇興存,清乾隆中葉,該地區由來自福建泉州安溪的蘇興存、高貽椒、林家修、楊元林、翁士軒、王賢宗、顏衷、許標重、許標勝、陳渥千、陳乾智、劉世棠等十姓共十二人共同開墾,共分為十五股,因此又名「十五分庄」。
福興宮建於咸豐九年(1859年),是興福庄最早的宮廟,也稱為「十五份土地公」 |
〔中埔山〕又稱為「十五份後山」 |
在「興福庄」旁的〈拳頭母山〉(今蟾蜍山),也是『文山』一名的由來:〈拳頭母山 → 拳山 → 文山〉。
(※ 「拳頭母山」簡化為「拳山」,再由「拳山」台語音轉化為「文山」);請參閱乾隆台灣輿圖。↓
乾隆台灣輿圖繪製於乾隆27~30年 |
〈景美集應廟〉
〈景美集應廟〉,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景行里的雙忠(即張巡、許遠)廟,由安溪高姓宗族所建,原列為【國定三級古蹟】,今改列為直轄市〔市定古蹟〕。
安溪人在文山地區以高、張、林為三大姓。相傳他們來自於安溪大坪,並求取大坪保儀尊王(尪公)、林氏夫人(夫人)作為為隨船神明,之後三姓輪流祭祀。因為三姓人士「集體感應」,故稱「集應」。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事件,臺北情勢嚴峻,三姓人士決議各自避禍,取出三聖物:尪公聖像、夫人媽聖像、香爐,拈鬮分配,高姓人士拈得尪公聖像,張姓人士拈得香爐,林姓人士拈得夫人聖像。三姓人士各自請藝師雕塑其餘缺乏之神像,日後高姓人士建〈景美集應廟〉、張姓人士建〈木柵集應廟〉、林姓人士建〈萬隆集應廟〉這三座雙忠廟。其中〈景美集應廟〉是高姓族人於咸豐十年(1860年)在竹圍內(今景美國小南側)建立,同治六年(1867年)遷移至現址(景美街卅七號)重建。1924年重建後,格局為兩殿兩廊兩護龍。
※ 因自小居住於集應廟旁,童年回憶與附近息息相關,所以對於集應廟特別有感情。
〈景美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保儀大夫 |
〈景美集應廟〉 |
〈景美集應廟〉為台北市的市定古蹟 |
清乾隆初年,郭錫瑠因灌溉需要,闢建瑠公圳(大坪林段)後,築〈木梘〉導引圳水跨越「霧裡薛溪」(今景美溪),在〈木梘〉兩端分別稱為「梘頭」、「梘尾」;在「梘尾」這端形成街市,成為《梘尾街》;這是景美最早名稱『梘尾』的由來。清代一直沿用《梘尾街》之名;當時景美地區為一街二庄的格局(梘尾街、萬盛庄、興福庄)。
瑠公圳圳路分布圖 |
光緒34年,景尾溪上瑠公圳舊木梘(資料來源:網路) |
至清光緒年間因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日治時期,日本人認為「梘」字難懂,改為近似音的景字,而尾字日本人的姓名或地名常用,所以不變;從此梘尾街成為景尾街,參見1904年的台灣堡圖。↓
1904年台灣堡圖 : 梘尾改成為景尾(紅色框),梘頭地名卻不變(藍色虛線框) |
日治大正10年(1921年)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建造的萬新鐵路(萬華到新店)通車,初期全線設置八個火車站,在景美地區設置了兩個火車站:景尾驛、十五分驛(因車站位置屬於〈萬盛庄〉,取「萬盛昌隆」之意;於民國44年改名為『萬隆站』。)
萬新鐵路~日治時期時刻表 |
萬新鐵路~景美站 (原稱:景尾驛) |
萬新鐵路~萬隆站 (原稱:十五分驛) |
十五分為「興福庄」的別稱,十五分站附近,一般稱為十五分口,因車站位置屬於〈萬盛庄〉,取「萬盛昌隆」之意;於民國44年改名為『萬隆站』。有炭礦台車軌道(沿著今景隆街與興隆路二段、三段)通往十五分(興福庄),參見1921年日治地形圖。↓
1921年日治地形圖 圖例-(1)景尾驛、(2)十五分驛、(3)公館驛 |
日治時期景美地區為一街二庄:景尾街、萬盛庄、興福庄;
(以現在的區域歸納如下:住景美的朋友,可以看看自己屬於一街二庄的那裡?)
所有「景」字頭的里,屬於景尾街範圍(景美派出所轄區);
所有「萬」字頭的里,屬於萬盛庄範圍(萬盛派出所轄區);
所有「興」字頭的里,屬於興福庄範圍(興隆派出所轄區);
#『萬芳社區』是後來臺北市政府在「140高地」闢建的社區除外。
※【萬芳】的名稱是取自附近〈興隆山〉山下的「萬隆煤礦」與「芳川煤礦」的第一個字而命名的。
【萬芳】之名,來自〈興隆山〉山腳的「萬隆煤礦」、「芳川煤礦」的第一個字而命名 |
在景美最高的廟宇~仙跡巖(仙跡岩廟)門聯留有景美舊名『 梘尾』二字 |
羅斯福路與興隆路交會口的天橋有「景美‧梘尾」標示 (Google街景圖)~不過天橋已拆除! |
光復以後,民國39年景美地方士紳認為「景尾」的尾字不好,有窮途末路之意,建請將「尾」字改為『美』字;從此定名為『景美』。 有趣的是名稱雖改為『景美』,在地人仍習慣使用「景尾」的台語稱呼;所以可以從台語發音分辨是不是在地人;(捷運的廣播:台語沿用在地人用的〈景尾〉發音)。
※ 每次當我使用台語自我介紹「我住在景尾」;幾乎有一半以上的人,會再問一次是〈景美〉嗎?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景美【開道碑】
◎ 【新店】地名由來與最古老的土地公廟【斯馨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