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臺北大縱走】〈第六段〉:捷運麟光站~中華科技大學 (2020.03.16.)

【臺北大縱走】~其實就是郊山行程的總匯整;今天的行程屬於【臺北大縱走】的〈第六段〉,由「捷運麟光站」到「中華科技大學」,沿途經過:富陽公園、福州山、中埔山東峰、中埔山、軍功山、天立後山、糶米古道、妙高台、拇指山、南港山、九五峰等地。

【臺北大縱走】分段表
〈第一段〉:關渡至二子坪
〈第二段〉:二子坪至小油坑
〈第三段〉:小油坑至風櫃口
〈第四段〉:風櫃口至捷運大湖公園站
〈第五段〉:劍潭支線
〈第六段〉:中華科技大學至捷運麟光站
〈第七段〉:捷運麟光站至飛龍步道
※〈第八段〉 捷運動物園站至捷運關渡站(自行車道)

[行程]
捷運麟光站集合出發~
捷運麟光站 →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 福州山公園 → 中埔山東峰 → 中埔山 → 軍功山 → 天立後山(土地公嶺) → 糶米古道 → 德興煤礦 → 糶米公廟(午餐) → 妙高台 → 拇指山 → 南港山 → 九五峰 → 中華科技大學。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合影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富陽公園」往「福州山公園」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福州山平台」看市區
福州山平台~陳年兄也來抓一下寶
(照片由麗鑾拍攝分享)
福州山平台合影
〔福州山公園〕合影~「到此一遊」的概念
「福州山步道」往「中埔山」
往「中埔山東峰」(拉繩段)
(照片由侯哥拍攝分享)
往「中埔山東峰」(拉繩段)
往「中埔山東峰」(拉繩段)
往「中埔山東峰」(拉繩段)
「中埔山東峰」望〔福州山〕
中埔山東峰
(照片由侯哥拍攝分享)
「中埔山東峰」合影
(照片由陸廣勝分享)
『中埔山』又名「十五份後山」~海拔138公尺
(〔十五份〕是我們景美舊地名「興福庄」的別稱)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中埔山』~海拔138公尺,北市三角點79號
軍功山~海拔105公尺,北市地測76號
有歷史的土地公廟~庇佑宮 (「土地公嶺」也因位於此廟後方而得名)
土地公嶺古道~沿著「南縱走路線」前進就對了!
路旁大樹的板根
天立後山(土地公嶺)~海拔168公尺,北市三角點84號、北市都市計畫點108號
「拳山古道」指標

「拳山」之名,是『拳頭母山』(今:蟾蜍山)的簡稱;也是【文山】一詞的前身 (【文山】是由「拳山」的台語讀音演變而來)

清雍正年代的〔拳山堡〕→清光緒年間的〔文山堡〕→日治時期的〔文山郡〕→現代台北市的〔文山區〕。(行政區域所轄範圍不同,參閱以下說明↓)
※ 清代〔拳山堡〕、日治〔文山郡〕時期的範圍包含:景美、木柵、 新店、深坑、石碇、坪林、烏來等地;〔文山郡役所〕則設於「新店」。民國56年【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將景美鎮、木柵鄉併入台北市;民國79年合併景美區、木柵區為〔文山區〕。


新坡嶺「糶米公廟」牌坊
糶米公廟
【糶】、【糴】讀音與解說
糶米古道
「德興煤礦」礦坑內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德興煤礦」礦坑內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德興煤礦」礦坑內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糶米公廟」午餐
「挹翠山莊」往〔妙高台〕登山口
往「妙高台步道」
妙高台~海拔275公尺
(照片由侯哥拍攝分享)
妙高台
都入座了~老闆該上菜了!
「象山」與〈象山隧道〉
仰望「拇指山」的天空

拇指山~海拔320公尺(登頂成功)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拇指山~海拔320公尺(登頂成功)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拇指山~小鍾哥拍照,怎麼像~「摩西分紅海」的畫面 ↓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資料圖片:「摩西分紅海」
「拇指山」名稱的由來 ↑
南港山南峰(勝利崗)~海拔366公尺,北市地測精幹點325號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侯哥也把玩一下101
南港山~海拔375公尺,三等三角點695號 【台灣小百岳】:編號13號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南港山~海拔375公尺,三等三角點695號 【台灣小百岳】:編號13號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九五峰」登頂成功
(照片由侯哥拍攝分享)
九五峰~海拔375公尺
九五峰(登頂成功)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九五峰」的浪漫
(照片由陸廣勝拍攝分享)
登上「九五峰」~就是【臺北大縱走】的〔壯〕字拓印之所在!
「南港山親山步道」打印台
市區全景圖
「南港山」東北峰~海拔310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此基點從土城「小崙子山」移來此的:所以周邊無任何標示
「南港山」東北峰~海拔310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此基點從土城「小崙子山」移來此的:所以周邊無任何標示
福壽石與101
路旁休息
爬個【臺北大縱走】身高就長高了!
(照片由侯哥拍攝分享)
「南港山步道」往〔中華科大〕
路旁小溪澗的壺穴
南縱走路線起點~也是我們行程終點

全程軌跡圖 (捷運麟光站-中華科技大學)
(資料由侯哥分享)
行程數據 (僅供參考)
(資料由侯哥分享)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臺北大縱走【第六段】~ (我拍的照片與短片投影播放)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糶米古道、德興煤礦、和興炭坑(2015.03.08.)
◎ 《台北市親山步道》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臺北大縱走】
◎ 「坡、陂」~傻傻分不清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