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仙跡岩步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仙跡岩步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仙跡岩步道」與『木柵公園』 (2017.03.19.)

「仙跡岩步道」與『木柵公園』
「仙跡岩」我已爬了半個世紀,現在也幾乎維持每周至少爬一次,所以無需多介紹(有興趣者可參考其它篇內容);主要重點放在『木柵公園』。
『木柵公園』~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與下崙路交叉口旁,日治時期曾是監禁二戰高階戰俘的「凸鼻蕃仔嶺」,1969年時仍為公共墓地,1980年開闢為「木柵一號公園」和「安康公園」,現稱『木柵公園』。
曾經屬於蔣公行館「草廬」一部份的《萃湖》,恬適地被環抱在濃濃綠蔭當中~成為都市裡的「秘密花園」。


下過雨後植物更見翠綠(仙跡岩步道)
仙跡岩步道看新店地區,雨後藍天露臉
仙跡岩步道看新店地區
仙跡岩步道

木柵公園導覽圖
公園內導覽指標
木柵公園涼亭
木柵公園內步道
木柵公園內步道
木柵公園內步道
木柵公園
休憩廣場
進入「萃湖」的拱門
萃湖周邊步道
萃湖
萃湖生態小池
萃湖生態小池
萃湖
〈萃湖螢火蟲〉解說牌
萃湖
萃湖
萃湖
萃湖與步道
行程圖(因從仙跡岩步道中途才開始記錄,僅供參考!)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景美【開道碑】
◎ 《台北市親山步道》
◎ 『三角點』~淺釋
◎ 日治時期的【地籍三角點】與【陸測三角點】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仙跡岩步道、木柵公園 (2011.12.04.)

「仙跡岩」我已爬了半個世紀,現在也幾乎維持每周至少爬一次,所以無需多介紹(有興趣者可參考其它篇內容)。
『木柵公園』~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與下崙路交叉口旁,日治時期曾是監禁二戰高階戰俘的「凸鼻蕃仔嶺」,1969年時仍為公共墓地,1980年開闢為「木柵一號公園」和「安康公園」,現稱『木柵公園』。
曾經屬於蔣公行館「草廬」一部份的《萃湖》,恬適地被環抱在濃濃綠蔭當中~成為都市裡的「秘密花園」。


《仙跡岩步道》

《木柵公園》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景美【開道碑】
◎ 《台北市親山步道》
◎ 『三角點』~淺釋
◎ 日治時期的【地籍三角點】與【陸測三角點】

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景美〈仙跡岩步道〉連走「圳後山」、「埤腹山」 (2008.09.07.)

清乾隆年間,郭錫瑠因灌溉需要,闢建【瑠公圳】(大坪林段)後,築〈木梘〉導引圳水跨越「霧裡薛溪」(今景美溪),在〈木梘〉兩端分別稱為「梘頭」、「梘尾」;在「梘尾」這端形成街市,成為《梘尾街》;這是「景美」最早名稱『梘尾』的由來。

仙跡岩步道
仙跡岩步道
圳後山~海拔7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圳後山~海拔7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仙跡岩步道
從未啟用的「仙跡岩親山步道」打印台
「世新廣播電台」發射天線
埤腹山(鯉魚山)登山口
埤腹山(鯉魚山)指標
景美溪畔
景美溪畔
文山內湖「水尾福德宮」沿革志略
埤腹山(鯉魚山)步道
埤腹山(鯉魚山)的水建會隧三角007號基點
埤腹山(鯉魚山)的水建會隧三角007號基點
埤腹山(鯉魚山)的水建會隧三角007號基點
文山內湖「水尾福德宮」舊廟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景美【開道碑】
◎ 《台北市親山步道》
◎ 木柵〈內湖庄〉
◎ 『三角點』~淺釋
◎ 日治時期的【地籍三角點】與【陸測三角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