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吳興街公車總站〕附近出發,走往舊「兵工學校」旁,經北臺慈惠堂登『拇指山』,下山則往〔木柵〕方向,走〈拳山古道〉下「博嘉國小」。
| 吳興街公車總站附近 | 
![]()  | 
| 〔資料照片〕:1991年在吳興街公車總站集合 | 
| 吳興街公車總站附近通往挹翠山莊那條路現在變這樣 | 
![]()  | 
| 〔資料照片〕:1991年往挹翠山莊那條路 | 
| 走在信義快速道路下方 | 
| 「舊坡」福德宮 | 
| 舊登山道濕滑~少有人走了!(旁邊有道路通到北臺慈惠堂下方) | 
| 北臺慈惠堂前面路旁的永安祠 (土地公廟) | 
| 北臺慈惠堂 | 
| 北臺慈惠堂上行步道與四獸山步道交會處 | 
| 北臺慈惠堂步道與四獸山步道交會處地標 | 
| 往拇指山步道路旁的土地公廟,橫聯為〔福祿懿德〕 | 
| 登山步道旁的忍字碑 | 
| 直行南港山步道,右上拇指山 | 
| 101大樓與象山,國父紀念館後方的大巨蛋則孵了一半! | 
| 拇指山頂,海拔約320公尺 | 
| 拇指山頂~101前的山稜為象山 | 
![]()  | 
| [資料照片]:拇指山因為長得像大拇指而得名;不信的話舉起左手大拇指比一比! | 
| 往木柵方向步道 | 
| 信義快速道路與象山隧道,今天起登點在快速道路的下方 | 
| 101大樓、象山、象山隧道 | 
| 清幽的步道 | 
| 崇德街旁往木柵路四段159巷~〈拳山古道〉,路牌有點模糊,不注意就錯過了! | 
「拳山」之名,是『拳頭母山』(今:蟾蜍山)的簡稱;也是【文山】一詞的前身 (【文山】是由「拳山」的台語讀音演變而來)
清雍正年代的〔拳山堡〕→清光緒年間的〔文山堡〕→日治時期的〔文山郡〕→現代台北市的〔文山區〕。(行政區域所轄範圍不同,參閱以下說明↓)
※ 清代〔拳山堡〕、日治〔文山郡〕時期的範圍包含:景美、木柵、 新店、深坑、石碇、坪林、烏來等地;文山郡役所則設於新店。民國56年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將景美鎮、木柵鄉併入台北市;民國79年合併景美區、木柵區為文山區。
| 〈拳山古道〉清幽路段 | 
| 〈拳山古道〉基本上都是水泥路面,旁邊是木柵交流道附近的路段 | 
| 〈拳山古道〉轉彎處的土地公廟 | 
| 坡內坑公園 | 
| 博嘉國小今天行程的終點 |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淡蘭古道】
◎ 《台北市親山步道》
◎ 【臺北大縱走】
◎ 《台北天際線》
◎ 『三角點』~淺釋
◎ 日治時期的【地籍三角點】與【陸測三角點】
◎ 「坡、陂」~傻傻分不清楚!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景美【開道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