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大溪埔頂公園 (2024.08.13.)

天氣熱,騎U-bike去「埔頂公園」納納涼!

《大溪埔頂公園》位於桃園市大溪區,座落〔埔頂重劃區〕、距離〈大溪老街〉約4公里的一座公園,占地5.5公頃。公園位於公園路、埔仁路、仁善街、仁善二街所包圍的的範圍內,公園範圍共區分為A、B兩區,公園兩邊皆設有休閒運動專區,除了有為兒童設置的滑梯、搖搖馬,還有單槓與滑步器等健身器材,設備相當齊全。
《埔頂公園》因為〔國道三號〕經過而分作A、B兩大區塊,中間以空橋連接,可鳥瞰〔國道三號〕川流車陣,〔國道三號〕則建有「埔頂隧道」由下方穿越,走過空橋後的公園腹地更大,林蔭大道種有黑板樹、落羽松、楓葉、南洋杉、小葉欖仁、欒樹等,加上廣大草地,構成一片望不盡的蔚然綠意。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認識『大嵙崁』、暸解【大溪】

◎ 大溪埔頂公園 (2025.01.14.)

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大溪〈齋明寺古道〉 (2024.08.08.)

今天從大溪埔頂家中出發,徒步漫遊。

【行程】:埔頂 →員林路一段325巷 →介壽路 →瑞安路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 →齋明街 →員林路 →仁和東街 →仁和七街 →埔頂。

『大溪』舊名「大姑陷」,源自於〔平埔族〕「霄裡社」人稱〈大漢溪〉爲「Takoham」之音譯。「大姑陷」為「大水」之意,後來因覺得不吉利而改名「大姑崁」,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在受〈頂下郊拚事件〉影響,舉家遷徙至此的板橋〔林本源家族〕開發下,原本的農業聚落轉型成為利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航運而繁榮的商業市街。後來因當地人士李騰芳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舉,遂將地名改為「大科崁」以資慶祝,不久又改為「大嵙崁」。而由於大嵙崁溪並未像臺灣其他內河航運發生淤積,因此成為臺灣北部的船運終點站。進入日治時期後,在大正元年(1912年)至大正八年(1919年)實施市街改正,「大嵙崁」也改名『大溪』迄今。


員林路一段325巷
員林路一段325巷
瑞安路的〈齋明寺古道〉入口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山門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
齋明寺
齋明寺
齋明寺
齋明寺
勤奮公園
勤奮公園
勤奮公園
勤奮公園
勤奮公園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認識『大嵙崁』、暸解【大溪】
◎ 大溪〈齋明寺古道〉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