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U-bike逍遙遊 《景美 → 大稻埕》(2020.03.22.)

今天的天氣不錯!本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是最方便的選擇;但是『防疫期間』能不搭就儘量不搭,所以~選擇自行車漫遊,騎上U-bike前往「大稻埕」。

選擇一台狀況好的U-bike很重要!
古亭河濱公園的花海花期已過,一片翠綠仍然令人心曠神怡
花海有花期~「愛」就沒有限期了!
淡水河岸(萬華附近)
淡水河岸(萬華附近)
忠孝大橋
淡水河岸(三重端)
忠孝大橋
淡水河岸(大稻埕碼頭附近)
迪化街
霞海城隍廟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台北霞海城隍廟,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是台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該廟廟地十分狹窄,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民間信仰中心,與法主真君廟、慈聖宮媽祖廟合稱「大稻埕三大廟」,也是大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一般來說,霞海城隍廟所屬宗教應為道教或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城隍信仰,屬多神教。該廟除了主祀霞海城隍外,也旁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馬使爺及義勇公。另外,該廟現容納600多尊各式神像,也是該廟的特色之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多啦A夢
多啦A夢
多啦A夢

【大稻埕慈聖宮】
大稻埕慈聖宮,又稱大稻埕媽祖廟、稻江媽祖廟,主祀媽祖(大稻埕媽、稻江媽),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慈聖里的媽祖廟,為頂下郊拚後遷移的同安人所建立,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稻埕法主真君廟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宇。
嘉慶年間,泉州府同安縣商人,為祈航海平安,從福建分靈請來海神媽祖神像,供奉於艋舺八甲庄。咸豐三年(1853年)頂下郊拚後,同安人的首領林佑藻在咸豐五年(1855年)於大稻埕籌建媽祖廟。同治三年(1864年)初建,廟又稱「大稻埕媽祖宮」,媽祖稱為「稻江媽祖」。廟最早位在中街與南街的交界處,也就是現在的迪化街與民生西路口,早期的建街發展,即與此廟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息息相關。這兩間也與法主真君廟為大稻埕三大廟宇。
同治五年(1866年)廟再遷建至今日的民樂街和民生西路交叉口,廟面對大稻埕碼頭。廟前龍柱、石碑、基地石材和雕花大樑均出自廈門港,並由同安師傅雕琢而成。
1910年,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廟宇遷移,並保有原先建材。由陳應彬負責重建,1914年重建完成。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慈聖宮前廟埕
大稻埕媽祖廟~慈聖宮
慈聖宮廟埕用餐的內行老饕
慈聖宮美食街
慈聖宮美食街
慈聖宮前
C0115
慈聖宮前美食街~短片段

U-bike 騎行軌跡 (紫色軌跡)
騎行數據(僅供參考)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景美地名的演變「梘尾 → 景尾 → 景美」
◎ 【臺北大縱走】

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雪山尾稜』北段(2020.03.18.)

《雪山山脈》是台灣五大山脈之一,位於〈中央山脈〉的西北方,東以蘭陽溪斷層谷與大甲溪上游縱谷(合稱匹亞南構造線)與〈中央山脈〉分界。《雪山山脈》為台灣最北方的山脈,呈現東北至西南走向,北起新北市貢寮區的三貂角,南迄南投縣名間鄉濁水溪北岸的「濁水山」,若以此計算,整個山脈長約260公里,寬約28公里。

『雪山尾稜』也就是指位於東北角入海前這段最尾端的稜脈。
雪山尾稜全線圖

『雪山尾稜』全段以「福隆火車站」為起點,進入〈福卯古道〉,經隆隆山、隆林山、鶯歌石山、大堀澳山、石城山、福隆山、大湖山(大湖堀山)、桶盤堀尖東峰、桶盤堀尖等山頭,最後接〈草嶺古道〉,終點至「大里火車站」。因路途遙遠,一般會以「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祠」為分段點,切成北段、南段分開來完成。

我們今天走『雪山尾稜』北段,所以在『雪山尾稜』與〈嶐嶐古道〉(嶐嶺古道)交會處的「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祠」,順著〈嶐嶐古道〉下石城。
雪山尾稜北段軌跡

『雪山尾稜』北段~[行程]
福隆車站 →隆隆山 →隆林山 →鶯歌石山 →大堀澳山 →石城山 →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祠 →石城(舊草嶺隧道口)。

【沿途經過的山頭】:
『隆隆山』~海拔高度432公尺,三等三角點977號。
『隆林山』~海拔高度380公尺,山字水泥柱。
『鶯歌石山』~海拔高度399公尺,無基點。
『大堀澳山』~海拔高度311公尺,山字水泥柱。
『石城山』~海拔高度350公尺,山字水泥柱。
『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祠』~海拔高度272公尺,雪山尾稜南北段分段點

福隆車站出發前合影
福卯古道向前行
(侯哥拍攝分享)
路旁的荖寮坑福德祠
沿著平緩步道前行
福卯古道
(陳領隊拍攝分享)
開始進入爬坡段
上爬一段階梯路
中途休息
福卯古道

【福卯古道】
【福卯古道】顧名思義,是從「福隆」到「卯澳」間的古道。起點是「福隆」荖寮坑,終點是「卯澳」派出所旁,屬於越嶺古道,整條古道步行於林蔭間,起伏不大,後段通往「卯澳」之路更是沿榕樹溪畔而行,清涼有勁,全程約4小時步程。
在鞍部下往「卯澳」走的路段,是沿著「卯澳」榕樹溪畔行走,所以也稱〔榕樹溪步道〕。
「卯澳」漁村是清朝時期僅次於「澳底」,東北角地區的第二漁港,漁獲豐富,但因交通因素。所以「卯澳」漁民將捕獲魚貨加工,挑擔走【福卯古道】翻過山嶺,到六公里外的「福隆」運出。

(資料來源:貢寮區公所網站)

荖寮坑古早厝地
荖寮坑古早厝地
荖寮坑古早厝地
荖寮坑古早厝地
荖寮坑古早厝地
枕木步道路段
五岔路口指標
往隆隆山前行
三貂角燈塔
這山望那山
往隆隆山前進
登頂隆隆山
隆隆山~海拔高度432公尺,三等三角點977號
隆隆山~海拔高度432公尺,三等三角點977號
隆隆山~大家在看米妮帶著登山杖,登上隆隆山
下切路段繼續往下一座山挺進
一路走來都是類似的自然步道
後方的同行夥伴正在拉繩而下
前方山友已到前面山頭了
金毛杜鵑
『隆林山』~海拔380公尺,山字水泥柱
再度拉繩下切,順便賞賞山景
鶯歌石山的大山大景
鶯歌石山合影
鶯歌石山合影
(怡泰~麗華拍攝分享)
鶯歌石山合影
(侯哥拍攝分享)
不屑拿牌子,所以牌子向另一側
『鶯歌石山』~海拔399公尺,無基點
石城海岸線
再次下切~眼前壯闊的山海景緻
雖然是小山,也有大山之姿
穿過芒草區
岔路指標
看不盡的山景
大堀澳山
(陳領隊拍攝分享)
『大堀澳山』~海拔311公尺,山字水泥柱
石城山頂的等候
石城山周圍山海景觀
石城山合影
(侯哥拍攝分享)
石城山
(侯哥拍攝分享)
石城山
(侯哥拍攝分享)
石城山我來了!
有夢最美~
『石城山』~海拔350公尺,山字水泥柱
銅管的車在山下等待 (草嶺隧道上方)
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
攀龍附鳳
(侯哥拍攝分享)
雪山尾稜與嶐嶐古道交會處
嶐嶺古道標示 (注意:正港的「嶐」就是這個字才對!)
古早蓄水池
石城仔土地公
嶐嶐古道 (嶐嶺古道)
古早厝地
嶐嶐古道 (嶐嶺古道)
嶐嶺古道石城端入口
(陳領隊拍攝分享)

『嶐嶺古道』(嶐嶐古道)
『嶐嶺古道』跟「楊廷理古道」同屬【淡蘭古道】中,最古老的古道。當初由九份經燦光寮、豐珠、打鐵寮、澳底、鹽寮、舊社、福隆、嶐嶐到石城,進入宜蘭。其中打鐵寮到嶐嶐間的古道已不復見,但嶐嶐到石城間的古道依舊保持完整。此段古道即是『嶐嶺古道』。
『嶐嶺古道』沿〈舊草嶺隧道〉左側而上,500公尺後路邊左側,有一石堆,高約5公尺,半徑約有10公尺。稱「七星堆」,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族人所留下來的遺址,依山而上,到達鞍部,有一石造土地祠。這裡視野良好,可見〈龜山島〉全貌,傍晚時分,夕煙襯托。稱「嶐嶺夕煙」,是清代《蘭陽八大景》之首。沿山而下,可到達石城。

(資料來源:貢寮區公所網站)

【補充說明】
『嶐嶐古道』因為通過舊地名:「嶐嶐」地區,所以稱為『嶐嶐古道』;又因為古道需翻越「嶐嶐嶺」,所以也稱『嶐嶺古道』;早年「草嶺古道」尚未開闢之前,由台北往宜蘭都是走『嶐嶐古道』。

草嶺古道與嶐嶐古道同被列為【淡蘭國家級綠道】

※ 1989年,我跟侯哥也辦過~【嶐嶐古道】。(←點此看網誌!)

雪山尾稜北段軌跡圖
(資料圖片由侯哥分享)
行程數據
(資料圖片由侯哥分享)
行程高度變化
(資料圖片由侯哥分享)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雪山尾稜北段~ (我拍的照片與短片投影播放)


※加碼行程~《大溪觀光漁港》
大溪觀光漁港導覽圖
漁船靠岸卸貨,海巡人員在旁巡視
漁船進入大溪漁港
來喔~新鮮的「櫻花蝦」來自〈龜山島〉剛下船!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淡蘭古道】
◎ 嶐嶐古道 (198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