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大溪〈齋明寺古道〉 (2024.05.07.)

今天嘗試走一條「魯地圖」上未標示完整,但Google地圖卻有標示的路徑:(員林路一段325巷通往介壽路〔崎腳〕,也許不能行車但徒步應該可通行!),從大溪埔頂家中出發,徒步漫遊:埔頂 →員林路一段325巷 →介壽路 →瑞安路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 →齋明街 →員林路 →仁和東街 →仁和七街 →埔頂(家)。

『大溪』舊名「大姑陷」,源自於〔平埔族〕「霄裡社」人稱〈大漢溪〉爲「Takoham」之音譯。「大姑陷」為「大水」之意,後來因覺得不吉利而改名「大姑崁」,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在受〈頂下郊拚事件〉影響,舉家遷徙至此的板橋〔林本源家族〕開發下,原本的農業聚落轉型成為利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航運而繁榮的商業市街。後來因當地人士李騰芳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舉,遂將地名改為「大科崁」以資慶祝,不久又改為「大嵙崁」。而由於大嵙崁溪並未像臺灣其他內河航運發生淤積,因此成為臺灣北部的船運終點站。進入日治時期後,在大正元年(1912年)至大正八年(1919年)實施市街改正,「大嵙崁」也改名『大溪』迄今。


員林路一段325巷望大溪
〔魯地圖〕的員林路一段325巷只畫了一半,未通往「崎腳」
員林路一段325巷下坡
員林路一段325巷(後段)路基較不明顯
下抵「崎腳」介壽路 (靠近「武嶺橋」頭岔路口)
瑞安路的〈齋明寺古道〉入口
〈齋明寺古道〉指標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穿越「三元一街」
齋明寺古道~《齋明寺》山門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路旁相思樹開滿黃黃的小花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油桐落花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大樹的樹根已佔領古道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指標與解說
《齋明寺》側邊
齋明寺
齋明寺
齋明寺
《齋明寺》石燈籠的奉獻者「加藤仁作」是否有點眼熟!
※ 【大溪】現在沒有「新南街」(改名「中山路」,也稱『新南老街』)

【資料照片】:『大溪神社』的鳥居也是「加藤仁作」奉納

齋明寺
齋明寺
《齋明寺》解說牌
勤奮公園
齋明街口
「齋明橋」拓建沿革序
「齋明寺」站牌
員林路上方的「直升機」機隊
行程全圖
行程全圖、高度變化與數據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認識『大嵙崁』、暸解【大溪】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大溪「御成路古道、蟠龍崎古道」O型環走 (2024.05.02.)

今天抽空嘗試從大溪埔頂家中出發,徒步漫遊:埔頂 →員林路 →齋明街 →三元一街 →御成路古道 →瑞安路 →介壽路 →蟠龍崎古道 →員林路 →埔頂。

『大溪』舊名「大姑陷」,源自於〔平埔族〕「霄裡社」人稱〈大漢溪〉爲「Takoham」之音譯。「大姑陷」為「大水」之意,後來因覺得不吉利而改名「大姑崁」,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在受〈頂下郊拚事件〉影響,舉家遷徙至此的板橋〔林本源家族〕開發下,原本的農業聚落轉型成為利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航運而繁榮的商業市街。後來因當地人士李騰芳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舉,遂將地名改為「大科崁」以資慶祝,不久又改為「大嵙崁」。而由於大嵙崁溪並未像臺灣其他內河航運發生淤積,因此成為臺灣北部的船運終點站。進入日治時期後,在大正元年(1912年)至大正八年(1919年)實施市街改正,「大嵙崁」也改名『大溪』迄今。


沿著員林路〈台三線〉往龍潭方向走
過〔齋明寺〕站牌,轉入「齋明街」,由「齋明街」20巷走到底,接「三元一街」
〔國防大學中正嶺〕(原中正理工學院)的側門
中正嶺公園
中正嶺公園
路旁長廊
「御成路古道」上端入口
御成路古道
御成路古道
御成路古道
御成路古道
御成路古道
御成路古道
御成路古道
「御成路古道」下端欄杆出口
路旁涼亭
直立的土地公像
〈桃園大圳〉第三號隧道
〈桃園大圳〉解介牌
〈桃園大圳〉簡介牌與「御成路古道」
〈桃園大圳〉供養塔正面
〈桃園大圳〉供養塔背面
〈桃園大圳〉供養塔
「御成路古道」下端後段為柏油路
「御成路古道」下端出口接瑞安路
路過「齋明寺古道」下端入口(今天不走這條)
「齋明寺古道」標示
蟠龍崎古道
蟠龍崎古道
蟠龍崎古道
蟠龍崎古道~永福宮
〔蟠龍崎〕碑
「蟠龍崎古道」眺望〔大溪小鎮〕與〈武嶺橋〉
行程全圖、高度變化、數據

[網路相簿]看更多照片請按這裡


《相關〔網誌〕連結》
↓ 請點以下連結,進入〔網誌〕參閱!↓
☆ 認識『大嵙崁』、暸解【大溪】